全市财政工作会议召开
统筹资源提质效 实干担当抓落实 以财政可持续发展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
1月17日,南京市财政局召开全市财政工作会议。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、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,按照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部署,总结2024年全市财政工作,分析当前财政经济形势,研究部署2025年财政改革发展任务。
2024年全市财政协同攻坚、稳中求进,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
2024年,面对复杂严峻形势,全市财政系统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沉着应变、担当作为,全面落实适度加力、提质增效的积极财政政策,全面提升政策资金效能,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一是加强资源统筹,稳住财政动态平衡“基本盘”。在向上争取、非税挖潜、优化支出结构等方面取得新进展,全面统筹资源夯实财力基础,实现动态平衡。
二是精准聚焦投向,打好重点保障任务“关键仗”。聚力产业强市,政策协同激发新活力;聚力科技创新,转变财政支出方式释放新动能;聚力保障民生,精准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,财政扶持政策更加高效。
三是强化底线思维,守牢风险防范化解“安全线”。“三保”支撑全面夯实,债务管控更加有力,重大项目资金有序支付,财政运行平稳有序,防范风险能力稳步提升。
四是深化管理改革,把握治理效能提升“主动权”。纵深推进零基预算改革,优化政府采购管理,加快推进资产清查利用,以财政科学管理推动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聚焦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,抓好2025年财政重点工作落实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全市财政系统要主动作为,以“向上向前”的工作姿态抓改革促发展,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,在新的起点上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。
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、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,锚定“三个强市”目标和“三大关键仗”“三大攻坚仗”任务要求,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,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,聚焦稳收入、保重点、促发展、防风险,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,用好用足增量政策工具,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,兜牢兜实“三保”底线,持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,全面提升资金效益和政策效能,以财政可持续发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:
一是抢抓机遇早准备,进一步对接争取政策资金。加强政策预先研究、优质项目储备、对上协调争取,做好顶层谋划和系统思维运用,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。
二是多方开源稳收入,进一步夯实财力保障基础。强化“四本预算”统筹衔接,税收要坚持拓增量、挖存量、控变量一体推进,非税要抓好关键资金、资产、资源整体统筹,全力完成目标任务。
三是精准施策保重点,进一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。综合运用财政、金融等政策工具,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服务推动科技强市、产业强市、人才强市。
四是节用裕民办实事,进一步增进社会民生福祉。坚持保基本、兜底线,落实重大民生统筹协调机制,系统集成完善民生保障政策,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。
五是守正创新促改革,进一步提升科学管理水平。深化零基预算改革、完善政府采购管理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、提升财会监督质效,全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。
六是协同联动防风险,进一步守牢安全底线。增强忧患意识,统筹当前与长远、需要与可能,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。
强化政治引领,抓实作风锤炼,打造最具战斗力的财政机关
财政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,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以政领财、以财辅政,自觉扛起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,以实干展现财政作为、以实绩践行财政担当。
一是强化研以致用,打造素质过硬的“解题型”机关。要坚持学研结合、研以致用,搞调研、强业务,不断充实财政政策工具箱,为党委政府出实招、谋良策。
二是强化干字当头,打造积极向上的“实干型”机关。要牢固树立“不进则退、退无可退”的危机意识,加快工作节奏,完善落实机制,强化正向激励,推动各项任务部署落到实处。
三是强化用户思维,打造务实高效的“服务型”机关。要强化宗旨意识、用户思维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自觉主动接受监督,有效回应群众诉求,以高度的责任感为民服务、为民理财。
四是强化廉洁自律,打造风清气正的“清廉型”机关。要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,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,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恪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和纪律红线,确保干部、资金“两个安全”。
江北新区、六合区、雨花台区、建邺区财政局作交流发言。市财政局全体干部,各区(园区)财政局领导、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。